当公交不只载人:中小城市“客货邮”融合的生存逻辑
原文标题:“大喘气”的中小城市公交 生存之道在哪?一一汨罗市公交探寻“客货邮”政府保驾护航驶上快车道(二)
汨罗公交客货邮打开了“城乡公交一体化”的新局面。但其多元经营的快速变化,特别是“客+货+邮”三元业务混跑后,传统客运法规、制度、标准出现大面积“空白区”和“冲突点”。客运管理如何进一步融合跟进,迫在眉睫,亟待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支持下,尽快出台《城乡公交客货邮融合发展管理条例》。

综合汨罗公交等一批先行先试单位显现出的共性问题,归纳起来,主要体现在:
一、管理层面
(一)法规空白。客车载货缺少上位法依据。《道条》仅允许“行李舱+内置行李箱”载货,对拆除座椅、加装箱体、物理隔断等改造行为无明确条款,导致年检、上牌、事故定责均存灰色地带;
(二)标准缺失。车型、站场、作业流程均无国家或行业统一标准:1、客车改装后到底按“客运”还是“货运”取证;2、乡镇综合站应多大面积、如何分区;3、快递装卸、验视、交付等环节缺乏操作规范;
(三)多头监管。客运归交通、快递归邮政、车辆归公安、安全归应急,城乡公交又涉及住建、财政。审批、执法、处罚标准不一,企业“来回跑、重复报”,监管缝隙导致“三不管”。
如汨罗客车带货常遇尴尬。汨罗市是全省第一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,之前购置的公交版电动车都没有货箱,实施客货邮改革虽部分进行了改装,设立了专用货箱,但随着农村快递不断增加,货箱容量已无法解决带货问题。近期将城乡公交接入“两客一危”平台后,客运车辆带货违规警告不断。

自2011年起,相关部委联合要求“两客一危”车辆安装符合JT/T 794-2011的卫星定位装置,并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;各地持续推进动态监控、非现场检查与数据治理,作为日常监管与执法的重要依据。
形成“客货邮模式”后,汨罗公交压力骤增,客运方面要查:核定线路/站点运行、超员、超速、疲劳驾驶等;危货方面要查:手续齐全、超限超载、未悬挂或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、不按指定时间路线速度行驶、未配备押运人员等;还要对企业查核相应许可、动态监控、车辆技术状况等等。
上述行为,从政府管理层面来说,在各地专项整治与日常执法中,完全合法合理合规,只是“客货邮模式”有点“急就章”,是否可以先形成试错容错机制,再慢慢出台相适应的标准、法规、融合等等?以“确保客货邮”新生命有序、持续地生存下去。

二、营运层面
(一)责任边界不清。出现货损、货差或客伤事故后,公交企业、邮政公司、保险公司、场站经营方相互推责;旅客投诉“快递占座”“车厢脏乱”无处理依据;
(二)运营节奏冲突。公交强调“准点、高频”,快递强调“即收即走、夜间分拣”。同一条线路既要保出行,又要保时效,车辆调度、停靠时间、首末班时刻难以兼容。
在责任边界一时难以划清时,监管型柔性执法尤显重要。镇江606路带货,群众反映“带货影响乘车”,监管部门未采取一罚了之,而是“指导+整改”。明确三条底线——严禁违禁品上车、合理控制带货数量与质量、视频系统全程监控;同时提出运营优化——选配适配车型、集中摆放防跌落、高峰期不带货,并为此线路调配2辆适配车型,在保障出行与安全前提下,推动“公交带货”合规化、可持续化。
三、利益层面
公交执行低票价、老年人免费等公益政策,快递则完全按市场计价。财政补贴只覆盖客运亏损,不包含货邮改造成本,企业存在“多拉货多亏”现象。
如汨罗公交客货邮融合以来,快递罚款问题突现。快递行业受降费和内卷影响,各社会快递品牌对下处罚罚款名目不断增多,甚至连正常的物流咨询都列入投诉罚款,加之县级代理派费下降(客货邮实行共配的,要比其他单独运营的派费低5分左右),县级代理无力承担就将罚款下沉到站点,造成站点意见大、退出频发。建议对社会快递乱罚款和对共配降费问题进行规范约谈,确保县级客货邮持续健康运行。
当然,也有汨罗公交在客货邮快速发展中自身的认知差距。汨罗市邮政和社会快递有两套自动分拣设备,由于场地和资金投入影响,加之采购时对农村快递量递增预估不足,都存在隔扣不够,客货邮包裹需要二次分拣,导致分拣成本增加。建议即将实施客货邮改革的县市,要充分考虑二次分拣和设备一次性投入的平衡,做到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。

面对中小城市公交出现的“客货邮”新业态,国家主管部门早有关注,并逐步形成应对路径:“先立框架、快出指南、标准跟进、试点示范、监管护航”,既保发展速度,又守安全底线与合规边界。
由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到2027年,力争实现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全覆盖。同时,倡导“一县一策、分类梯次推进”,因地制宜选择适配模式。
在统一制度尚未完备之际,先用“软法+技术规范”快速填补规范与标准空白: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《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(试行)》,从运营基础、要素配置、运营安全、服务监督四个维度提出可操作要求,强调多部门协同与资源整合。
出台《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辆选型技术要求(试行)》,引导选用配备行李舱或车内物品存放区的适配车型,规范装备边界与安全基线。
在运营规则上明确“不得在车内物品存放区和行李舱载运旅客”,并通过“受理—验视—包装—装卸—运输—交付”六环节流程化治理,要求实名收寄、验视、冷链寄递等重点环节合规,鼓励县级站点引入自动化分拣提升效率。
鼓励优先利用现有设施打造“一点多能”的客货邮综合服务站,推广标准化物流周转袋(箱),降低投入与运维成本。
交通运输部“三管齐下”,保驾护航"客货邮”新业态的健康发展:
一、试点示范与地方快速复制
通过典型引路,加速实践沉淀与扩散:如汨罗市“客货邮融合+电商物流+一村一品”、浙江宁海“集士驿站+公交邮路”、四川乐至“金通工程·天府交邮通”等模式,验证了“站点融合、运力共享、信息协同”的可行性与收益性。
地方层面快速跟进:吉林对34个县级客运站实施“客货邮”升级改造,建成433个乡镇运输服务站、5658个村级物流服务点,计划2025年实现农村物流网点全覆盖;湖南开通630条客货邮融合线路(其中“顺风车模式”362条、“专车模式”268条),推动农村快递上行件+约30%、下行成本-约20%;浙江舟山普陀探索“陆岛联动”,快递单件成本由30元降至10元,村级配送频次由周均不足2次提升至7次以上,“县到村一日达”覆盖率达100%。

二、监管方式与工具创新
强化“智慧监管”弥补传统监管滞后:建设省级监管评价平台,整合车辆轨迹、全链路视频、站点网点、群众评价等数据,对异常运输、异常配送、异常运营进行智能研判与预警处置,推动监管可视化、可控化、预警自动化。
在安全上坚持“底线思维”:通过安全生产制度、驾驶员培训、车辆检查维护、寄递安全制度与运输条件落实,确保“乘客安全优先、货邮合规可达”。
三、组织保障与投入机制
在机制与资金上同步发力:建立由政府牵头、多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,统筹政策、资金与要素;引导市场化合作,鼓励客运、物流、邮政、快递、电商等多主体共建共享;统筹用好中央交通专项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,对站点改造、车辆购置、信息化系统等给予支持;鼓励确立牵头单位与投入—收益分配机制,以“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”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营。通过“政策+资金+机制”三位一体,降低不确定性与试错成本,保障新业态稳中快进。
通过“制度+标准+技术+资金”四轮驱动,把法规盲区变成创新高地,让公交客货邮从“试点盆景”变成“城乡公交一体化”的常态风景。
机会是赠予一直在寻找机会的寻找者!中小城市公交的不懈努力,一定能成为机会的驾驭人。(图片来自网络)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www.beltsegypt.com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www.beltsegypt.com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copyright#chinabuses.com
- 当公交不只载人:中小城市“客货邮”融合的生存逻辑[11-13]
- 需求响应式公交的发展模式与未来展望[11-12]
- 开沃集团冠名赞助“溧BA”体育盛会[10-29]
- 张正锋:构建对外提升服务品质 对内增强职工福祉的“幸福公交”[10-24]
- 中国无轨电车日:让现代无轨电车的优势被看见![09-20]
- 关于构建公交运营市场格局的思考[09-12]
- 关于公交线网分类与分层的研究[09-03]
- 公交线网优化——常用运营组织模式应用[08-28]